选择合适光伏支架基础型式的关键因素
选择合适的光伏支架基础型式主要依据几个关键因素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地理和地质条件:地表的土壤类型(如黏土、沙土、岩石)、地耐力、地下水位高度、地震烈度等都会影响基础设计。例如,软土或沙地适合使用螺旋桩或预埋混凝土块;而硬质岩层则适合地脚螺栓或直接锚固。
环境条件:包括风速、雪载、冰雹等自然因素,以及是否靠近海岸(考虑盐雾腐蚀)。强风地区需要更强固的混凝土基础,而腐蚀性环境中则需选择耐腐蚀材料。
项目规模与布局:大型地面电站倾向于使用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块基础,以快速安装和大规模部署;屋顶光伏系统则选择根据屋顶类型(坡屋面或平屋面)定制的支架,或考虑屋顶承重能力的悬挂式或轨道基础。
成本预算:不同基础型式的材料和施工成本差异大,需要综合考虑初期投资与长期维护成本。例如,虽然混凝土基础初始投资较高,但其耐用性可能带来长期效益。
安装速度与便捷性:项目时间线紧张时,选择易于安装的基础型式如螺旋桩或预制块更为合适,它们能减少现场工作量和缩短工期。
可调节性与扩展性:对于需要调整光伏板角度或未来扩展的系统,选择轨道基础或设计时预留扩展接口的支架基础更为适宜。
运维便利性:考虑基础设计是否便于后续的运维,如是否易于接近检查和维修,以及是否有利于植被管理和排水。
环境影响评估: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和生态影响也是选择基础型式时的一个考量点,如浮动基础对水体的影响最小。